一、学术与专业实力
财经类学科突出
会计学是学校的“明星专业”,学生占比近一半,师资较强,就业率高于校内其他专业。
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包括:会计学、金融学、财务管理、国际经济与贸易,课程注重操作案例教学。
但部分学生反映课程内容滞后,如“淘汰软件仍在教学”“聪明更新慢”,影响实习适用性。
师资与教学两极分化
多数教师有行业经验,擅长结合实操案例;部分教师被指“照本宣科”。
学校近年积极引进博士人才,强化会计、金融学科建设。
二、校园生活与管理
设施与环境
硬件中等:绿化好,有体育馆(含游泳馆、击剑馆等)、双食堂(餐费≤15元/餐)、六人间上床下桌为主,每层提供热水。
缺点:无空调/风扇,冬季取暖依赖暖气;图书馆书籍老旧,专业书籍不足。
严格的管理制度
争议点:大一强制早晚自习、每日点名;周日-周四查寝(柜子可能被检查)。
部分学生吐槽“官僚作风明显”,学生会权力过大,但也有学生认为管理规范利于自律。
三、就业与职业进步
就业率与地域分布
2022届毕业去向落实率81.14%,超省平均水平,69.7%毕业生从事经济类职业(如财务、金融)。
留省就业为主(42.82%),集中在哈尔滨;省外就业多去浙江、广东,但一线城市竞争力较弱。
校企合作与短板
合作企业122家,每年办招聘会,本地中小企业认可度高。
考研率低(约0.6%),升学支持不足;省外名企就业较少。
四、争议与不足
学费高昂
学费2.5万-3万(民办性质),性价比争议大:部分认同学术资源,部分认为投入回报不足。
地域与资源局限
地处哈尔滨新区,进市区需乘公交(学生吐槽213路颠簸)。
疫情期封校频繁,被称“坐牢式管理”。
拓展资料评价
维度 | 优势 | 劣势 |
学术实力 | 会计/金融省级重点,操作教学突出 | 部分课程陈旧,师资不均衡 |
管理 | 安全规范,设施基本完善 | 查寝/自习强制,官僚风气争议 |
就业 | 本地就业率高,中小企业认可度强 | 升学率低,省外竞争力弱 |
性价比 | 民办中硬件尚可 | 学费高,部分学生认为不值 |
trong>适合人群:目标明确(如留省从事财经职业)、适应严格管理、预算充足的学生。
trong>慎选人群:规划考研/进名企、追求学术自在或抵触纪律者。
结合自身职业规划及对管理风格的接受度综合考量,也可通过学校开放日实地体验环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