赘余什么意思? 赘余的赘怎么写
赘余的含义与解析
赘余指语言表达中多余、重复或无实际意义的成分,包括词语重复、语义冗余或结构冗杂,属于语法或逻辑层面的语病。下面内容是其核心定义、分类及典型示例:
一、定义与核心特征
-
基本定义
赘余源自汉语词汇“累赘”“多余”,即语言中存在不必要的重复或冗余成分,导致表达拖沓、逻辑混乱。例如:- 古文例:“凉者,中国之赘余也”(清代王夫之《读通鉴论·晋十》),指“凉地”是中原的冗余存在。
- 现代例:“头上谢顶”中的“头上”多余,因“谢顶”本身已包含“头顶脱发”之义。
-
判断标准
- 语义重复:同一意思用多个词表达(如“凯旋归来”中的“归来”多余);
- 结构冗余:添加无实际功能的词语(如“被应邀”中的“被”多余)。
二、常见类型与示例
根据赘余成分的位置和性质,主要分为下面内容几类:
-
词语重复型
- 虚词冗余:如“实属是”中的“是”(“实属”已含“是”义);
- 否定冗余:如“非是”中的“是”(“非”即“不是”)。
-
修饰冗余型
- 定语赘余:如“无论兄弟们的令爱”(“令爱”已含“无论兄弟们的”义);
- 状语赘余:如“被当选”(“当选”已含被动义)。
-
逻辑冗余型
- 约数重复:如“大约500人左右”(“大约”与“左右”重复);
- 语义叠加:如“破天荒第一次”(“破天荒”即“首次”)。
三、赘余的影响与避免技巧
-
负面影响
- 降低表达效率:冗余成分使句子冗长,干扰核心信息的传递;
- 引发逻辑混乱:如“涉及到”中的“到”多余,可能误导读者领会。
-
修正建议
- 精简词语:删除重复或冗余成分(如“涉及到”改为“涉及”);
- 明确结构:避免叠加修饰语(如“又大又圆的苹果”可简化为“大圆苹果”)。
赘余是语言表达中需规避的语病,常见于词语重复、修饰冗余或逻辑冗余。通过识别典型错误(如“凯旋归来”“被应邀”)并精简表达,可提升语言的准确性与简洁性。如需进一步进修,可参考语法教材或病句分析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