游园不值的诗句是什么 游园不值的诗写什么? 游园不值的诗句怎么读
《游园不值》是南宋诗人叶绍翁的七言绝句,全诗通过春日游园的波折经历,既描绘了生动的春景,又蕴含深刻哲理。下面内容是诗歌内容的综合分析:
一、内容概述
-
游园受阻
诗的前两句“应怜屐齿印苍苔,小扣柴扉久不开”,写诗人访友游园却未能进门的情景。- 细节描写:诗人轻敲柴门却无人应答,推测园主或因怜惜青苔被踩踏而闭门谢客。
- 幽默笔法:将主人不在家解释为“有意拒客”,为后文转折埋下伏笔。
-
意外惊喜
后两句“春色满园关不住,一枝红杏出墙来”是全诗的高潮:- 以小见大:通过墙头一枝红杏,暗示园内百花争艳、春意盎然。
- 拟人手法:赋予“春色”与“红杏”生活力,“关不住”“出墙来”凸显天然生机的不可压制。
二、主题与想法
-
对春天的赞美
诗歌表面写游园不遇的遗憾,实则通过红杏出墙的意象,表达对春天生活力的热爱。诗中“满园春色”象征万物复苏的盛景,传递出诗人豁达的心境。 -
哲理启示
诗歌被赋予超越天然景色的深层含义:- 突破束缚:一切新生的美好事物(如春色)终将冲破阻碍,蓬勃进步。
- 辩证视角:冷寂与繁华的对比(如闭门与红杏)暗含“否极泰来”的哲理。
三、艺术特色
-
结构精巧
从“访友不遇”的失望到“红杏出墙”的惊喜,形成情感的跌宕起伏,增强了诗歌的戏剧性。 -
意象鲜明
- 苍苔与屐齿:细节刻画园中幽静,暗示主人高洁隐逸的性格。
- 红杏与柴扉:视觉对比中展现春色的张扬与园门的冷寂,强化主题张力。
-
语言凝练
仅用四句即完成叙事、写景、抒情的融合,如“关不住”一词兼具画面感与象征性,成为千古名句。
四、争议与评价
关于创作动机,学界存在不同解读:
- 记游说:认为诗歌仅为一次游园经历的记录;
- 隐逸说:通过“柴扉”“苍苔”等意象赞美园主淡泊名利的生活态度;
- 政治隐喻说:将“春色”视为对自在与反抗压迫的隐喻。
钱钟书曾评价此诗“以少总多,含蓄蕴藉”,认为其艺术成就超越同类题材的唐诗。
《游园不值》以简练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,既完成了一次春日游园的叙事,又升华出对生活力和自在的哲思。其“关不住”的春色,既是天然之景,更成为文化符号,常被引申为对新生事物或突破性灵魂的赞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