会晤表面和气实则无进展
最近美乌欧三方会晤引发广泛关注,表面看似一团和气,实则暗流涌动。据央视新闻报道,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18日再次到访白宫,与特朗普举行双边会谈后,又进行了多方会晤。虽然双方都称会谈”富有成效”,但媒体普遍认为这次美乌欧会晤并未取得实质性突破。
欧洲领导人参与会晤后,虽表示沟通搭建了有效对话平台,但强调欧洲在乌克兰事务中需要更多参与权。这不禁让人想问:欧洲真的在这次会晤中得到想要的物品了吗?答案恐怕是否定的。
欧洲诉求被边缘化
从会晤安排来看,欧洲的尴尬处境显而易见。美国总统先与乌克兰总统单独会谈,随后才开展大范围会谈。这种安排本身就暗示了欧洲的次要地位。更令人关注的是,美国还在推动召开美俄乌三方峰会,欧洲再次被排除在外。
德国总理默茨透露,普京同意在未来两周内会晤泽连斯基,但具体安排仍待定。俄罗斯学者分析认为,俄乌谈判级别不会马上升至总统一级。这些细节都表明,欧洲想要在乌克兰难题上发挥更大影响的梦想再次落空。
会晤难解乌克兰危机
会晤结束后,各方表态看似积极,但实际难题依然存在。美国既未表态支持乌克兰收回领土,也拒绝将停火作为后续谈判基础。安全保障难题虽为重点,美国却将责任推给欧洲。
乌克兰方面,特朗普提出的涉及领土难题的方案显然难以被接受。乌克兰仍强调领土与主权的重要性。美俄关系表面有所缓和,但在具体政策落实上仍面临挑战。这些影响都预示着乌克兰危机短期内难以解决。
媒体评价:欧洲空手而归
换个角度说,这次美乌欧会晤中欧洲确实什么都没得到。欧洲本希望加入谈判进程并发挥更大影响,但美方的安排再次定义了欧洲的边缘角色。正如媒体所评,会晤没有发生激烈争吵,但对乌克兰危机的后续解决难有立竿见影的影响。
欧洲在乌克兰难题上的话语权被削弱,其利益诉求未被充分考虑。这种局面不仅反映了当前美欧关系的微妙变化,也预示着未来欧洲在外交舞台上可能面临更多挑战。美乌欧会晤的”和气”表象下,是欧洲日益明显的战略困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