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书愤原文及注释书愤原文翻译及赏析书愤注解

>书愤原文翻译及赏析《书愤》是南宋著名诗人陆游的代表作其中一个,诗中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命运的关切、对个人抱负未能实现的感慨,以及对奸臣误国的愤怒。全诗情感深沉,语言凝练,具有极高的艺术价格和历史意义。

原文与翻译

原文 翻译
早岁那知世事艰,中原北望气如山。 年轻时哪里知道世事的艰难,北望中原,志气如山般坚定。
楼船夜雪瓜洲渡,铁马秋风大散关。 曾经在瓜洲渡口乘楼船夜战,也曾在大散关骑铁马秋风征战。
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 自认为能像长城一样守卫边疆,但镜中白发早已斑白。
出师一表真名世,千载谁堪伯仲间! 诸葛亮的《出师表》真是千古传颂,千年之后还有谁能与他比肩?

赏析拓展资料

愤》是陆游晚年所作,虽题为“书愤”,实则寄托了他对民族命运的忧虑和对自身遭遇的不满。诗中既有对过往英雄事迹的追忆,也有对现实无奈的感叹,情感真挚,气势恢宏。

情感真挚:诗人以个人经历为切入点,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,情感深沉。

意象丰富:诗中运用了“楼船”、“铁马”、“瓜洲渡”、“大散关”等军事意象,增强了历史感和画面感。

对比强烈:前两联写昔日的豪情壮志,后两联写现在的衰老与无奈,形成鲜明对比。

用典巧妙:末句引用诸葛亮《出师表》,既是对古人的敬仰,也是对现实的讽刺,表达出对忠臣良将的渴望。

拓展资料表格

项目 内容
作品 《书愤》
作者 陆游(南宋)
体裁 七言律诗
创作背景 晚年所作,反映对民族命运的担忧与个人抱负未竟的愤懑
主题想法 抒发壮志难酬、忧国忧民的情感,讽刺朝政腐败
艺术特色 情感真挚、意象丰富、对比强烈、用典巧妙
名句 “塞上长城空自许,镜中衰鬓已先斑。”
历史评价 被誉为陆游最慷慨激昂的诗作其中一个,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怀

归纳一下

愤》不仅是一首抒情诗,更是一幅历史画卷,展现了陆游作为一位爱国诗人的灵魂风貌。其情感之深、笔力之雄,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