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位置 首页 知识

女子景区滑倒致老人摔伤谁该担责?律师解析责任划分

景区意外频发,责任到底在谁?

近日,云南丽江玉龙雪山景区发生一起意外事件:一名女子在下雨天滑倒,不慎撞倒前方老人,导致老人骨折住院。女子认为景区防滑措施不足应担责,而景区则称已尽到安全保障义务。这场纠纷引发网友热议——女子景区滑倒致老人摔伤谁该担责?

事件回顾:雨天滑倒引发连锁反应

据当事人连女士描述,事发时景区楼梯因雨水湿滑,她虽小心行走仍不慎跌倒,连带撞倒前方老人。她质疑景区未采取有效防滑措施,且事故后处理流程不规范,要求景区承担责任。而景区方回应称已设置警示标识,并否认强制签字等行为,同时强调女子作为直接碰撞方也应担责。

律师指出,此类事件需从三方责任分析:景区安全保障是否到位、游客自身是否尽到注意义务、被撞老人是否存在过失。若景区未及时清理积水或未设置警示牌,则需承担主要责任;若游客奔跑或玩手机导致滑倒,则自身责任更大。

责任划分关键:景区是否尽到安全保障义务

根据《民法典》第1198条,公共场所管理者需履行安全保障义务。本案中,三个难题直接影响责任认定:

1. 防滑措施:楼梯是否铺设防滑垫?雨后是否及时清理积水?

2. 警示标识:是否在湿滑处设置醒目提示?

3. 应急处理:事故后是否及时救助并垫付费用?

律师谭敏涛分析,若景区未做到上述任何一点,则需承担赔偿责任;若已尽到义务,则主要责任可能在滑倒女子。需要关注的是,连女士自称”慢慢行走”,但需监控或其他证据佐证其无过失行为。

游客与景区各执一词,调解成解决关键

目前三方仍在调解中,争议焦点集中在:

– 女子认为景区管理存在漏洞,且救护流程不规范;

– 景区强调已履行基本义务,并质疑女子未及时垫付老人医药费;

– 受伤老人家属则更关注治疗费用与后续赔偿。

律师建议,类似纠纷中,游客应第一时刻保留现场照片、监控录像、医疗记录等证据,而景区需完善安全预案,例如雨天增加防滑设施、配备急救人员等,从源头减少意外发生。

小编归纳一下

“女子景区滑倒致老人摔伤谁该担责”的争议,本质是公共场所安全责任的划分难题。无论是游客还是景区,都需进步安全觉悟——游客需谨慎行走,景区则要动态排查隐患。无论兄弟们认为这起事故中,责任该怎样分配?欢迎留言讨论!

(这篇文章小编将参考九派新闻、大象新闻相关报道,案例细节以官方通报为准)